close



點選圖片連結至表演工作坊首頁


場次:2006/09/23 pm7:30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

編劇、導演⊙賴聲川
藝術總監⊙丁乃竺
技術總監⊙劉培能
燈光設計⊙簡立人
原創服裝設計⊙張叔平
服裝製作⊙鈴鹿玉鈴 鈴鹿玉靜
演員⊙明華園 陳勝在 鄭雅升 陳昭香等
   表演工作坊 尹昭德 陳湘琪 徐堰鈴 等


果然有好些事情其實不怎麼樣但是我極為買帳,然後又有好些事情或許很厲害但就是不想買帳,有時候自以為是地說些批評卻中了計.......看在終場時我哭得亂七八糟的份上,就暫且給這一切正面評價吧!幕升起時是暗戀的上海,的確那燈光那氣氛就算無法傳達十里洋場與黃埔江畔,至少表現出喧囂之外的寧靜,只可惜,又是聲音砸場,江濱柳的「追尋」唱得好聽深情沒話說,可是整個音效就好像是要阻止雲之凡講話般,我不禁有些惱火,想著這些老劇場怎麼都沒想過「聲音」的重要性,不過慢慢地我也習慣了小蜜蜂聲音效果,當這是一個老導演心中演不出的凋零失落的時代氛圍,再怎麼用力還是「不對、不對」,也就沒啥好挑剔的了。

  而另一邊的桃花源卻著實「營養充分」,像是用密集萌心花文或是密集政治魔人文之類的東西把mero養大一個等級時內心的百感交集,「不知道吃了什麼長這麼肥大啊!」不止歌仔戲的美,這是極盡所能的野台俗豔,看看幾個演員穿上風衣講大哥大的模樣,似乎就能發現這不計形象的決心,只是越看下來越是目瞪口呆......好樣的,你有辦法把舞台搞得這麼撩亂擁擠難道我就會看不下去嗎?XD

  暗戀的第二幕是在台北的病房裡,投影片越用越多被導演老師罵,才慢慢發現,桃花源那一邊做的是發散,而暗戀所做的是收斂,我們心知肚明這個時代的走向和環境中的語言,明白兩造之間俱有些「不足為外人道也」的窘境,我們看到寥落的悲劇以及媚俗的喜劇,但也看到作態的悲劇因寥落而悲劇、作態的喜劇因媚俗而喜劇,意外地讓這兩個「三流劇團」其本身在其作態中,成就了深刻的悲喜,不知道這在rivival時是故意還是始料所未及?總之,台北病房裡,年老的江濱柳回到了上海的外灘公園,唱著追尋的聲音已老邁蒼涼,再也不會干擾雲之凡清澈的嗓音,害得我一邊落淚,一邊心想「對了!對了!難道爛開場是故意的嗎?」

  每個看過舊版的觀眾都在期待舞台分一半的艮,等待衝突,這真是只有舞台上才能搞得這麼亂,搞到你想解構符號的人拆死拆不完,尤其是這場運用了不少「最新科技舞台效果」以期加分(?),暗戀的導演讓出舞台,就像江濱柳放棄了追尋只在心中儲藏一個完整的雲之凡,我們在桃花源的最後一幕中,看到了不很美的暗戀的可能性,在台北五十年沒碰上是完整的悲劇,如果他們相遇三五年後,那恐怕是桃花源的結局所暗示的。

  由於先前舞台的壅塞,才能對照出暗戀結局的留白,儘管地板上又是花瓣又是紙錢又是粉,但是藉由聲音,我可以完全對這些雜亂視而不見,整個世界只剩下江濱柳和雲之凡的那種境界,我這個爺控聽到老腔就會受不了,管他是不是裝出來的,照單全收,只可惜只可惜,為什麼兩人要將擁而泣呢?小手一握已經足夠了,再多一點就太多了......不管啦!反正我已經哭得亂七八糟一把了。

  其實這齣劇大家二十年來討論得已經夠多了,我也沒什麼評論好加,要說是卡司比起二十年前弱了,我想是少了金士傑吧?這不在於金士傑是個怎樣的戲精怎麼會演戲怎樣會搶戲,在於金士傑本人根本就是江濱柳,江濱柳根本就是金士傑吧?看他的作品很少,但正好看過了「暗戀桃花源」和「地久天長」,都是那種為了未竟的夢而牽掛一輩子的dreamer,本人也是深情含蓄記掛一輩子的那種人,這又是題外話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雪野 的頭像
    雪野

    公讌

    雪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